作者: 编辑: 来源: 日期:2021-11-22 19:06 点击: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广告学 专业代码:050303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新闻传播学
广告学专业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专业,玉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于2006年成立,是广西较早成立的广告学专业之一。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学源广,办学条件优越;专业办学立足桂东南和广西,坚持服务地方,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旨在培养具备深厚文学底蕴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已为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其他省市培养了一批应用型高质量的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桂东南和广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其他省市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广告学理论与技能以及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告公司、媒体、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内容创意、品牌推广、文案写作、设计制作、数字媒体编辑与运营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达成下列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
目标2:具有分析和解决广告策划创意和品牌推广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3:在广告、媒体等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并有能力从事广告理论研究;
目标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
目标5:具备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球视野,能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持广告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
(2)道德素质。始终坚守广告真实性等基本准则以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
(3)专业素质。具有清晰的广告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具备积极乐观、竞争协作的良好个性,掌握广告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创业基本素质。
(4)身体素质。身心健康,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
2、能力要求
(1)具备与广告工作相适应的理论学习能力,并掌握持续学习的方法。
(2)具备与广告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4)具备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5)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社会科学调査与研究能力。
3、知识要求
(1)掌握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拥有比较广博和扎实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2)了解党和国家新广告行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3)掌握业界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了解外国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
(4)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应用。
(5)熟练掌握1门外语,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
(6)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能力。
(7)掌握广告经营管理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广告调查、广告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8)了解并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思维与一定的创业素质与能力。
四、毕业合格标准和授予学位
1. 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参加第二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获得合格认定。
2. 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56学分,必修课程100学分,包括:公共课程37学分、通识教育课程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5学分;
选修课程56学分,包括:公共课程1学分、通识教育课程7学分、专业教育课程48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51学分。
3.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课学分。
4. 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
5. 修业年限: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
六、核心课程
广告创意与策划、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电脑图文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学概论、品牌学、房地产营销、摄影与摄像、数字媒体运营方法与实务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践、实践周、专业实习和见习、毕业设计/论文
八、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时)分布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表(一)
课程类别 |
课程类别 |
学分及比例 |
学时及比例 |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37 |
23.7% |
704 |
30.2% |
选修 |
1 |
0.6% |
16 |
0.7% |
|
小计 |
38 |
24.4% |
720 |
30.8%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8 |
5.1% |
158 |
6.8% |
选修 |
7 |
4.5% |
96 |
4.1% |
|
小计 |
15 |
9.6% |
254 |
10.9% |
|
学科专业课程 |
必修 |
40 |
25.6% |
640 |
27.4% |
选修 |
45 |
28.8% |
720 |
30.8% |
|
小计 |
85 |
54.5% |
1360 |
58.3% |
|
集中性教育实践 |
必修 |
15 |
9.6% |
—— |
—— |
选修 |
3 |
1.9% |
—— |
—— |
|
小计 |
18 |
11.5% |
—— |
—— |
|
合计 |
156 |
100% |
2334 |
100% |
注:集中性教育实践环节学时为周数,不计入本表。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表(二)
课程类型 |
学分/学时 |
分学期学分安排 |
|||||||||||
学分 |
比例 |
学时 |
比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理论教学 |
公共基础课程 |
25 |
16.0% |
408 |
15.9% |
7.5 |
7.5 |
6.5 |
1.5 |
2 |
0 |
||
通识教育课程 |
13.5 |
8.6% |
238 |
9.2% |
2.5 |
0.5 |
0 |
0 |
0 |
0 |
10.5 |
||
学科专业课程 |
57 |
36.5% |
912 |
35.4% |
4 |
8 |
10 |
12 |
12 |
11 |
|||
小计 |
95.5 |
61.2% |
1558 |
60.5% |
14 |
16 |
16.5 |
13.5 |
14 |
11 |
10.5 |
||
实践教学 |
课内实训/实践 |
27.5 |
17.6% |
488 |
19.0% |
5 |
4.5 |
5.5 |
5 |
3 |
4.5 |
||
独立设置实训课 |
33 |
21.1% |
528 |
20.5% |
0 |
5 |
5 |
6 |
5 |
12 |
|||
小计 |
60.5 |
38.8% |
1016 |
39.5% |
5 |
9.5 |
10.5 |
11 |
8 |
16.5 |
|||
总计 |
156 |
100% |
2574 |
100% |
19 |
25.5 |
27 |
24.5 |
22 |
27.5 |
10.5 |
备注:实践教学不含集中性教育实践环节。学分和学时占总学分比例(%)和占总课时比例(%)保留1位小数。
九、课程教学计划
表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中文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周学时 |
讲授 |
实践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考试 |
考查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1 |
GBB1703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2 |
√ |
|
2 |
GBB17040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1 |
√ |
|||
3 |
GBB1702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5 |
3 |
48 |
2 |
32 |
3 |
√ |
|||
4 |
GBB1701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5 |
√ |
|||
5 |
GBB170503 |
形势与政策Ⅰ |
0 |
8 |
2 |
- |
4 |
- |
4 |
1 |
√ |
|||
6 |
GBB170504 |
形势与政策Ⅱ |
0.5 |
8 |
2 |
- |
4 |
- |
4 |
2 |
√ |
|||
7 |
GBB170505 |
形势与政策Ⅲ |
0 |
8 |
2 |
- |
4 |
- |
4 |
3 |
√ |
|||
8 |
GBB170506 |
形势与政策Ⅳ |
0.5 |
8 |
2 |
- |
4 |
- |
4 |
4 |
√ |
|||
9 |
GBB170507 |
形势与政策Ⅴ |
0 |
8 |
2 |
- |
4 |
- |
4 |
5 |
√ |
|||
10 |
GBB170508 |
形势与政策Ⅵ |
0.5 |
8 |
2 |
- |
4 |
- |
4 |
6 |
√ |
|||
11 |
GBB170509 |
形势与政策Ⅶ |
0 |
8 |
2 |
- |
4 |
- |
4 |
7 |
√ |
|||
12 |
GBB170510 |
形势与政策Ⅷ |
0.5 |
8 |
2 |
- |
4 |
- |
4 |
8 |
√ |
|||
13 |
GBB040005 |
大学英语Ⅰ |
4 |
64 |
4 |
3 |
48 |
1 |
16 |
1 |
√ |
|||
14 |
GBB040006 |
大学英语Ⅱ |
4 |
64 |
4 |
3 |
48 |
1 |
16 |
2 |
√ |
|||
15 |
GBB040007 |
大学英语Ⅲ |
4 |
64 |
4 |
3 |
48 |
1 |
16 |
3 |
√ |
|||
16 |
公共体育Ⅰ |
1 |
32 |
2 |
0.5 |
8 |
0.5 |
24 |
1 |
√ |
||||
17 |
公共体育Ⅱ |
1 |
32 |
2 |
0.5 |
8 |
0.5 |
24 |
2 |
√ |
||||
18 |
公共体育Ⅲ |
1 |
32 |
2 |
0.5 |
8 |
0.5 |
24 |
3 |
√ |
||||
19 |
公共体育Ⅳ |
1 |
32 |
2 |
0.5 |
8 |
0.5 |
24 |
4 |
√ |
||||
20 |
GBB06010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 |
64 |
4 |
2 |
32 |
1 |
32 |
1 |
√ |
|||
21 |
GBB270001 |
军训与国防教育 |
2 |
32 |
2 |
32 |
2w |
1 |
√ |
|||||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小计 |
37 |
704 |
24 |
416 |
13 |
288 |
||||||||
选修 |
1 |
GXT170001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1 |
16 |
2 |
0.5 |
8 |
0.5 |
8 |
4 |
√ |
||
2 |
GXT1700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 |
16 |
2 |
0.5 |
8 |
0.5 |
8 |
4 |
√ |
|||
3 |
GXT170003 |
改革开放史 |
1 |
16 |
2 |
0.5 |
8 |
0.5 |
8 |
4 |
√ |
|||
4 |
GXT170004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1 |
16 |
2 |
0.5 |
8 |
0.5 |
8 |
4 |
√ |
|||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修读要求:1分(其中必修0学分,选修1学分) |
||||||||||||||
公共基础课程修读要求:38分(其中必修37学分,选修1学分) |
表2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周学时 |
讲授 |
实践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考试 |
考查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1 |
TBB000001 |
入学教育 |
0 |
16 |
16 |
1 |
√ |
|||||
2 |
TBB000002 |
安全教育 |
0 |
24 |
24 |
a |
√ |
|||||||
3 |
TBB000003 |
劳动教育 |
1 |
32 |
0.5 |
16 |
0.5 |
16 |
8 |
√ |
||||
4 |
TBT00000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
2 |
38 |
1.5 |
30 |
0.5 |
8 |
8 |
√ |
||||
5 |
TBT14000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2 |
1.5 |
24 |
0.5 |
8 |
1 |
√ |
|||
6 |
TBB250001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1 |
16 |
2 |
1 |
16 |
2 |
√ |
|||||
7 |
科技创新与创业教育 |
2 |
— |
— |
2 |
8 |
C认定 |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小计 |
8 |
158 |
4.5 |
110 |
3.5 |
48 |
||||||||
选修 |
8 |
美育类 |
2 |
32 |
2 |
2 |
32 |
b |
√ |
|||||
9 |
人文社科类 |
2 |
32 |
2 |
2 |
32 |
√ |
|||||||
10 |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 |
2 |
32 |
2 |
2 |
32 |
||||||||
11 |
国际视野类 |
2 |
32 |
2 |
2 |
32 |
√ |
|||||||
12 |
讲座类 |
1 |
— |
1 |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小计 |
9 |
128 |
9 |
128 |
||||||||||
通识教育课程小计 |
17 |
286 |
13.5 |
238 |
3.5 |
48 |
||||||||
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要求:15学分(其中必修8学分,选修7学分) |
||||||||||||||
备注: a:每学期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上课,每学期3节 |
||||||||||||||
b: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需修读美育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自然科学与技术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讲座类通识选修课1学分,国际视野类通识选修课2学分,共计7学分。人 c.《科技创新与创业教育》2个学分由“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
||||||||||||||
说明:1.《公共体育》课程实行俱乐部制。2.讲座类通识选修课。学生须从学校开出的讲座类通识选修课中选修1学分,完成8个讲座的听课任务。 |
表3 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周学时 |
讲授 |
实践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考试 |
考查 |
||||||||||
专业理论课程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ZBB010401 |
广告学概论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1 |
√ |
|
2 |
ZBB010424 |
传播学概论 |
2 |
32 |
2 |
2 |
32 |
2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3 |
ZBB010402 |
中外广告史 |
2 |
32 |
2 |
2 |
32 |
2 |
√ |
|||||
4 |
ZBB010420 |
广告文案写作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2 |
√ |
||||
5 |
ZBB010421 |
广告创意与策划 |
3 |
48 |
3 |
1 |
16 |
2 |
32 |
4 |
√ |
||||
6 |
ZBB010418 |
市场营销学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1 |
√ |
||||
7 |
ZBB010443 |
市场调查与分析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3 |
√ |
||||
8 |
ZBB010444 |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4 |
√ |
||||
9 |
ZBB010426 |
品牌学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5 |
√ |
||||
10 |
ZBB010425 |
房地产营销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5 |
√ |
||||
专业必修课程小计 |
26 |
416 |
26 |
17 |
272 |
9 |
144 |
||||||||
专业必修课程修读要求:26学分 (其中必修26学分) |
|||||||||||||||
选修 |
专业发展课程 |
11 |
ZXB010468 |
文化产业学 |
2 |
32 |
2 |
2 |
32 |
3 |
√ |
||||
12 |
ZXB014107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2 |
2 |
32 |
3 |
√ |
||||||
13 |
ZXB010475 |
社会学 |
2 |
32 |
2 |
2 |
32 |
4 |
√ |
||||||
14 |
ZXB010430 |
广告心理学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6 |
√ |
||||
15 |
ZXB010406 |
危机传播管理 |
2 |
32 |
2 |
2 |
32 |
4 |
√ |
||||||
16 |
ZXB010402 |
广告经营管理 |
2 |
32 |
2 |
2 |
32 |
4 |
√ |
||||||
17 |
ZXB010420 |
现代企业管理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18 |
ZXB010409 |
广告职场概论 |
3 |
48 |
3 |
2 |
32 |
1 |
16 |
6 |
√ |
||||
19 |
ZXB010427 |
广告案例分析 |
2 |
32 |
2 |
2 |
32 |
5 |
√ |
||||||
文案写作基础 |
20 |
ZXB010476 |
修辞学 |
2 |
32 |
2 |
2 |
32 |
3 |
√ |
|||||
21 |
ZXB010404 |
基础写作 |
2 |
32 |
2 |
2 |
32 |
4 |
√ |
||||||
22 |
ZBB010423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
2 |
32 |
2 |
2 |
32 |
5 |
√ |
||||||
23 |
ZXB010450 |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选读)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广告设计方向 |
24 |
ZXB010407 |
艺术鉴赏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4 |
√ |
|||
25 |
ZXB010477 |
美术基础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4 |
√ |
||||
26 |
ZXB010408 |
应用美学 |
2 |
32 |
2 |
2 |
32 |
5 |
√ |
||||||
27 |
ZXB010405 |
设计学概论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6 |
√ |
||||
新闻传播方向 |
28 |
ZXB010410 |
新闻学概论 |
2 |
32 |
2 |
2 |
32 |
2 |
√ |
|||||
29 |
ZXB010413 |
新闻写作 |
2 |
32 |
2 |
2 |
32 |
3 |
√ |
||||||
30 |
ZXB010412 |
中外新闻史 |
2 |
32 |
2 |
2 |
32 |
5 |
√ |
||||||
31 |
ZXB010411 |
媒介经营管理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32 |
ZXB010414 |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
2 |
32 |
2 |
1 |
16 |
1 |
16 |
6 |
√ |
||||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
45 |
720 |
45 |
39 |
624 |
6 |
96 |
||||||||
专业课程小计 |
71 |
1136 |
71 |
56 |
896 |
15 |
240 |
||||||||
专业理论课程修读61学分(专业必修课修读26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修读35学分) |
|||||||||||||||
专业实训课程 |
必修 |
专业 基础 课实训 |
33 |
ZBB010442 |
电脑图文设计 |
3 |
48 |
3 |
3 |
48 |
2 |
√ |
|||
34 |
ZBB010445 |
数字媒体技术 |
2 |
32 |
2 |
2 |
32 |
2 |
√ |
||||||
专业核心课实训 |
35 |
ZBB010441 |
非线性编辑 |
2 |
32 |
2 |
2 |
32 |
3 |
√ |
|||||
36 |
ZBB010436 |
摄影与摄像 |
3 |
48 |
3 |
3 |
48 |
3 |
√ |
||||||
37 |
ZBB010434 |
数字媒体运营方法与实务 |
3 |
48 |
3 |
1 |
16 |
2 |
32 |
4 |
√ |
||||
38 |
ZBB010435 |
专业竞赛 |
1 |
4W |
1 |
1 |
4W |
4 |
√ |
||||||
专业实验必修课小计 |
14 |
208 |
14 |
1 |
16 |
13 |
192 |
||||||||
选修 |
专 业 发 展 课 实 训 |
39 |
ZXB010454 |
三大构成 |
2 |
32 |
2 |
2 |
16 |
3 |
√ |
||||
40 |
ZXB010460 |
编程语言基础 |
2 |
32 |
2 |
2 |
32 |
4 |
√ |
||||||
41 |
ZXB010455 |
创意思维训练 |
1 |
4W |
1 |
1 |
4W |
4 |
|||||||
42 |
ZXB010456 |
动画设计与制作 |
2 |
32 |
2 |
2 |
32 |
5 |
√ |
||||||
43 |
ZXB010453 |
数字媒体艺术 |
3 |
48 |
3 |
3 |
48 |
5 |
√ |
||||||
44 |
ZXB010461 |
营销策划实务 |
2 |
32 |
2 |
2 |
32 |
5 |
√ |
||||||
45 |
ZXB010459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46 |
ZXB010478 |
影视广告创作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47 |
ZXB010462 |
APP产品交互工具与实务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48 |
ZXB010463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与方法 |
2 |
32 |
2 |
2 |
32 |
6 |
√ |
||||||
专业实训选修课小计 |
20 |
304 |
20 |
20 |
288 |
||||||||||
专业实训课程小计 |
34 |
512 |
34 |
1 |
16 |
33 |
480 |
||||||||
专业实训课程修读24学分(其中必修 14学分,选修10学分) |
|||||||||||||||
学科专业课程小计 |
105 |
1648 |
105 |
57 |
912 |
48 |
720 |
||||||||
学科专业课程修读要求:85学分(其中必修40学分,选修45学分) |
表4 集中性教育实践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周)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
考试 |
考查 |
|||||||
集中性教育实践 |
必修 |
SBB010011 |
专业见习 |
1 |
2 |
6 |
√ |
|
SBB010012 |
专业实习 |
6 |
12 |
7 |
√ |
|||
SBB010013 |
专业技能实训与考核 |
1 |
2 |
4 |
√ |
|||
SBB010888 |
毕业论文 |
6 |
12 |
8 |
√ |
|||
SBB010887 |
社会调查 |
1 |
2 |
2 |
√ |
|||
选修 |
SBB010014 |
摄影与摄像采风 |
1 |
2 |
3 |
√ |
||
SBB010015 |
认知实习 |
1 |
2 |
4 |
安排在第四学期5-6月份完成 |
|||
SBB010016 |
文化调查 |
1 |
2 |
5 |
√ |
|||
SBB010029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1 |
2 |
6 |
||||
集中性教育实践小计 |
19 |
|||||||
集中性教育实践修读要求:18学分(其中必修15学分,选修3学分) |
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相关说明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广告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从本专业实际情况出发,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形成适应媒介融合和大数据发展趋势,符合培养从事广告经营管理、策划创意、宣传推广、新媒体编辑与运营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求,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修订的方式与方法
2019年底,调研了江苏/上海/广东等地高校,进行了学科建设交流和毕业生回访,2020年和2021年暑假均以网络调研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了回访,院系领导、教研室、专业教师认真学习了新国标,并根据专业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过探讨分析认为,新培养方案应该突出对应用性人才培养力度,因此对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以下修订建议:
1、专业课程调整
(1)《公共关系学》从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选修课
(2)《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名称变更为《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
(3)去掉《办公软件使用》课程,新增《数字媒体技术》
(4)新增《美术基础》、《影视广告创作》、《社会学》专业选修课程。
(5)《非线性编辑》从4学分减为2学分,《电脑图文设计》从4学分调整为3学分,《数字媒体艺术》从2学分调整为3学分。
(6)《统计与数据分析》课程名称改为《市场调查与分析》。
(7)《品牌学》课程从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核心课。
(8)《中外广告史》课程从专业选修课调为专业必修课。
2、新增文学基础专业选修模块
该课程模块下有以下课程:基础写作、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几年选读)、修辞学。
3、加强写作类课程设置
现在共有4门写作课程:《广告文案写作》、《基础写作》、《新闻写作》、《数字媒体运营方法与实务》(涉及有新媒体写作的授课内容)。
4、修订后续举措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学习过程与实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等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市场对人才技能的需求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将以课堂、 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适应融媒体环境的新的教学模式。
十一、附件
附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表
附表2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附表3 广告学专业课程拓扑图
附表4 广告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及说明
附表2.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各专业要确定所设课程对能力及素质培养的作用,建立每门课程与学生能力及素质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 体系 |
能力要求 |
素质要求 |
知识要求 |
|||||||||||
基本能力 |
广告策划能力 |
媒体运用能力 |
创新能力 |
思政素养 |
文化素养 |
身心素养 |
公共基础知识 |
广告专业知识 |
政策法规理论前沿知识 |
创新创业知识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M |
L |
H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H |
M |
L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M |
L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M |
M |
H |
|||||||||||
形势与政策 |
M |
L |
H |
|||||||||||
大学英语 |
H |
L |
L |
L |
||||||||||
公共体育 |
H |
L |
H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H |
M |
M |
L |
||||||||||
课程 体系 |
能力要求 |
素质要求 |
知识要求 |
|||||||||||
基本能力 |
广告策划能力 |
媒体运用能力 |
创新能力 |
思政素养 |
文化素养 |
身心素养 |
公共基础知识 |
广告专业知识 |
政策法规理论前沿知识 |
创新创业知识 |
||||
军训与国防教育 |
M |
M |
H |
|||||||||||
入学教育 |
M |
M |
H |
M |
L |
H |
M |
|||||||
安全教育 |
L |
M |
M |
H |
M |
|||||||||
劳动教育 |
M |
L |
L |
L |
M |
L |
H |
L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
M |
L |
M |
L |
H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L |
H |
L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M |
H |
H |
|||||||||||
科技创新教育 |
L |
H |
M |
H |
||||||||||
创业教育 |
M |
H |
H |
|||||||||||
课程 体系 |
能力要求 |
素质要求 |
知识要求 |
|||||||||||
基本能力 |
广告策划能力 |
媒体运用能力 |
创新能力 |
思政素养 |
文化素养 |
身心素养 |
公共基础知识 |
广告专业知识 |
政策法规理论前沿知识 |
创新创业知识 |
||||
广告学概论 |
M |
L |
H |
|||||||||||
市场营销学 |
L |
M |
H |
|||||||||||
公共关系学 |
M |
L |
H |
|||||||||||
广告文案写作 |
M |
L |
H |
|||||||||||
广告创意与策划 |
M |
H |
L |
M |
H |
|||||||||
市场调查 |
L |
L |
H |
|||||||||||
中国古代文学 |
M |
H |
M |
|||||||||||
传播学概论 |
H |
H |
L |
|||||||||||
房地产营销 |
H |
L |
H |
L |
||||||||||
课程 体系 |
能力要求 |
素质要求 |
知识要求 |
|||||||||||
基本能力 |
广告策划能力 |
媒体运用能力 |
创新能力 |
思政素养 |
文化素养 |
身心素养 |
公共基础知识 |
广告专业知识 |
政策法规理论前沿知识 |
创新创业知识 |
||||
品牌学 |
M |
L |
L |
H |
||||||||||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 |
L |
L |
H |
|||||||||||
电脑图文设计 |
H |
M |
H |
|||||||||||
非线性编辑 |
H |
L |
H |
|||||||||||
数字媒体技术 |
H |
L |
H |
L |
||||||||||
数字媒体运营方法与实务 |
L |
L |
H |
|||||||||||
专业竞赛 |
H |
H |
H |
H |
L |
H |
M |
L |
H |
H |
H |
|||
摄影与摄像 |
H |
L |
H |
L |
备注:1.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践环节、训练等;
2. 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对应“三、毕业要求”中具体点,例如2-①,3-④等。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课程对该毕业要求贡献度的大小。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环节。专业毕业要求、课程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附表3广告学专业课程拓扑图
附表4广告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及说明
毕业要求 |
指标点(可学习、可教学、可测量) |
对应课程 |
1.知识: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公共基础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广告史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了解我国广告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
1-1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公共基础知识。 1-2能以掌握的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中外新闻史相关知识来培养广告素养。 1-3充分运用中国语言文学知识,更好地对我国广告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进行了解和运用。 |
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中外广告史、传播学概论、文化产业学、公共关系学、品牌学、中外新闻史、广告心理学、现代企业管理、媒介经营管理、社会学 |
2.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平面广告设计、视频编辑、摄影与摄像,新媒体运营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初步科研能力;社会调查及专业综合技能。 |
2-1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2-2具有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平面广告设计、视频编辑、摄影与摄像,新媒体运营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 2-3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初步科研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专业综合技能。 |
广告文案写作、电脑图文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市场调查、美术基础、新闻写作、非线性编辑、摄影与摄像、创意思维训练、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基础写作、数字媒体运营方法与实务、编程语言基础、广告创意与策划、房地产营销、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设计与制作、三大构成、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创作、APP产品交互工具与实务、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与方法、营销策划实务 |
3.素质:深入理解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媒体素养,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 |
3-1深入理解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并学以致用在工作中。 3-2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分解与传播运用的素质。 3-3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媒体素养,来理解和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 |
新闻学概论、广告经营管理、危机传播管理、艺术鉴赏、广告案例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应用美学、广告职场概论、设计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选读) |
备注: (1)本专业制订了3条专业毕业要求,每项毕业要求按可学习、可教学、可测量、可达成的准则分解为4个指标点;(2)从广度、深度和程度上看,本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能完全覆盖认证标准中的3条毕业要求。
玉林师范学院-437ccm必赢国际 版权所有 © 2021